你現在的位置:農機通首頁>>農機博客>>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>>北大荒歲月>>
北大荒房屋史話 |
發(fā)布時間: 2007-6-23 12:58:33 點寶泉嶺論壇 供稿 責任編輯:
|
一、馬架子房: 就是就地取材,用木棍子支成人字架,然后苫上毛草,里面搭上火炕。房屋低矮簡陋。造房速度快,用料省,簡單易行。這是建場**早的建筑方法。 二、地窖子房: 也叫地窩棚,房體為半地上半地下式,地下50公分左右,屋墻為土坯或土叉墻,也有直接挖草垡子壘起,一米多高,開小窗戶,房寬4米左右,房屋高不足2米,房架檁子用當地楊、樺、柞樹原木,柳條做房扒,抹上大泥,苫上草即可居住。此房簡單易建,保溫,比馬架子房好一些,但比較陰暗、潮濕,室內狹窄低矮。 三、干打壘房: 墻的四圈用兩塊木板夾好,兩塊木板中間寬50公分左右,中間填黃土夯實,一層一層壘平口后,房架放好,釘上木檁子鋪上樹條作房扒,抹上大泥,苫上草,墻內外抹一層泥約3公分,屋內棚有糊紙棚、有釘上灰條抹白灰,這樣建的房屋速度快、省工,但耐久性差。 四、拉哈辮房: 在50年代不論是建筑材料,還是實用價值,都是比較理想的居住房屋。其建造是,就地取材,利用當地野草大葉樟和小葉樟為主要原料,用一把把草擰好放入泥漿池中,泥漿做為粘結材料,擰成一個個的4~5公分粗,一米長的泥草辮,然后放成一個個小垛,放3~4小時后,再用它編成拉哈辮墻體,墻編成后立上房架釘上檁木,用柳條或其它樹條作房扒,抹上大泥,苫上小葉樟或大葉樟草蓋,拉哈辮房大體基本建成。室內抹泥砂,墻糊紙棚。優(yōu)點是墻不會斷裂,保溫性能好,取材方便。 五、大坯房: 是用草、麥秸切碎和泥制成土坯,土坯干后砌墻,其它工序與干打壘房同。 六、叉墻房: 用碎草、麥秸和泥一層一層砌起,但叉墻一次不能叉得過高,叉一次一般高度不能超過一米,叉好等1~2天后再叉,一次叉起水份大容易變型,其它工序與干打壘同。 七、木板房: 先打好地基,基礎要防潮。然后用柱腳把房架立好,放好檁子。樹條做房扒,抹大泥苫草蓋,墻用木板,柱腳內外兩層木板,中間填鋸末。這種房結構簡單易建,外型也比較整齊,但用木料太多,而且不防火。 八、穿靴戴帽房: 也叫磚基土瓦房,地基用磚打底,有的砌到窗臺以下,而后用大坯砌墻,上好房架掛好檁子,用柳條做房扒抹上大泥坐上瓦即可。 九、磚瓦房: 用磚、水泥、木材、白灰、土瓦做材料,墻砌好后,上好房架,釘上檁子扒板,扒板上鋪上油氈紙,掛上瓦,房內抹灰棚,粉墻。 在房屋設計上分:青年房,一般36平方米,兩屋一野。老職工房(小五戶)42平方米,兩屋一廚。大五戶,52平方米,三屋一廚。老干部房,64平方米,四屋一廚(有客廳)。 |
發(fā)表于 @ 2008年06月29日 13:56:00 |點擊數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