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資訊> 有一種“懶漢”耕種,省時省力省肥省錢增產還能培肥黑土
有一種“懶漢”耕種,省時省力省肥省錢增產還能培肥黑土
免耕生產:用了都“叫好”,為何推廣難?
有一種“懶漢”耕種,省時省力省肥省錢增產還能培肥黑土
每到秋收,東北漫山遍野的玉米金光燦燦。糧食豐收的喜悅過后,卻是令人犯愁的秸稈。盡管早有研究證明,秸稈還田能夠提升土壤有機質,增加地力,但不少東北農民仍深信世代相傳的耕作傳統:只有精耕細作,把秸稈清除干凈,來年玉米出苗、生長才有好基礎。
一邊是不斷退化的黑土地,一邊是露天焚燒的秸稈。如何既秸稈還田培肥黑土,又降低玉米種植成本提高產量?答案是免耕播種等保護性耕作。全國農技推廣標本、吉林省梨樹縣農業(yè)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帶領的團隊十年磨一劍,形成一整套東北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生產體系。
從150畝試驗田到100多萬畝示范田,在王貴滿看來,雖然技術成熟,農民采用后也“叫好”,但推廣“叫座”的**大攔路虎仍是農民觀念……
黑土變“黃土”:“掠奪式”耕作惹的禍
化肥用量比過去翻了一倍多,地越來越“饞”,糧食全靠化肥“催”
“插根筷子都能發(fā)芽!”肥沃的黑土地是東北人的驕傲。但種了20年地的吉林省農安縣創(chuàng)業(yè)村農民姜成輝這幾年越來越擔心自家黑土地的“地力”,“6畝玉米的底肥要600斤,追肥500多斤,化肥用量比過去翻了一倍多,地越來越‘饞',糧食全靠化肥’催‘。”
追求產量、化肥投入過多、土壤有機質下降過快……從事土壤研究30多年的吉林省農科院研究員任軍認為由于長期重耕種、輕保護的耕作方式,導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,糧食生產資源消耗量越來越大。“吉林農民施肥方式分為兩種,既’一炮轟‘和’底肥+追肥‘,前者每公頃化肥用量為1500-1800斤,后者也得1500多斤,是30年前的近一倍。”
黑土地資源占吉林省耕地總量的20%,糧食占比卻高達60%。有數據顯示,吉林省黑土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從50年代初期的8%下降到現在不足2%。
“天下第一糧倉”吉林榆樹市,在1958年、1981年和2007年國家開展的三次大規(guī)模土壤普查中,以1981年為中間點,前23年每千克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均減少0.026克;后26年年均減少0.137克。有機質含量下降加快,直接導致土壤肥力降低、土壤板結、耕層變淺,一些原本冒著“油花”的黑土地開始變成“破皮黃”的黃土地。
“懶漢”耕種:省時省力省肥
精耕細作的頻繁翻耕加劇了土壤失墑、風蝕、水蝕;農作物秸稈覆蓋地面則能保水保墑、培肥土地
黑土地退化的根源是農民對玉米產量的追逐。對普通農民而言,想在寶貴的土地上生產更多的糧食就需要精耕細作:翻耕、耙地、大量施用化肥、清除秸稈等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不敢懈怠。
隨著農業(yè)科研的發(fā)展,國內外農業(yè)專家逐步達成一致:傳統耕作需多種農機具多次進入田間耕作,破壞土壤結構。特別在東北旱作農區(qū),精耕細作的頻繁翻耕反而加劇了土壤失墑、風蝕、水蝕。但農作物秸稈覆蓋地面則能保水保墑、培肥土地。
美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應用秸稈覆蓋的免耕方式種植玉米、大豆等。事實上,在我國免耕作業(yè)早有傳統,華北地區(qū)麥收后直接在茬地上播種玉米、大豆。
“東北玉米生產一年一季,無法像華北那樣倒茬。”王貴滿帶領的團隊從2006年起摸索適合東北的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生產體系,“在寬窄行種植的前提下,秋收時秸稈留在地里,第二年可在上一年未耕種的壟間使用免耕播種機直接播種,既實現輪作也實現秸稈還田。”
傳統耕作1.8米寬的土地起3個壟,每個寬60厘米,每壟種一行,改為“寬窄行”后,起一個50厘米寬的壟種雙行玉米,剩下1.3米覆蓋秸稈。“這樣可以增加通風和光照,利于玉米生長。”
免耕播種機上的刀片切開土壤,劃出播種和施肥的位置,之后種子和肥料進入預定區(qū)域,緊接著用輪子來壓實,播種、施肥一次完成。在**初的150畝試驗田,已完成春播的地里滿是玉米秸稈,看著“埋汰”,也沒有傳統耕作的“打壟”。記者撥開表層土看到腐化的秸稈。
用了都說好:節(jié)本增效肥黑土
“秸稈像棉被子一樣蓋在土地上,植株爛在地里當肥料,每公頃產量增加2000斤”
“免耕生產只有播種、噴藥、收獲三次作業(yè),減少了翻地等作業(yè)多次進入田地壓實、破壞土壤。”經營著6600畝土地的梨樹縣種糧大戶盧偉2014年起采用免耕生產,“秸稈像棉被子一樣蓋在土地上,植株爛在地里當肥料,每公頃產量增加2000斤。”盧偉算賬說,每公頃種植成本節(jié)約1000元左右,“節(jié)本主要是減少了機械下地產生的費用”。盧偉2014年只“適用”了150畝,嘗到甜頭后,他購進了6臺免耕播種機,去年使用一下增加到1500畝,而今年又翻了一倍到3000畝。
“團隊在東北四省區(qū)建立8處試驗基地,試驗顯示秸稈覆蓋免耕生產對節(jié)本增效、保護土壤的效果明顯。”王貴滿說,較常規(guī)地塊單產提高5%以上,生產成本降低10%以上;防止土壤風蝕和水蝕,保護土壤水分,減少蒸發(fā),在遇到階段干旱年景,可以延緩旱情5-7天;秸稈腐爛后變成腐殖質,腐殖質轉化后為土壤補充養(yǎng)分。
“通過10年試驗,土壤有機質提高。”與王貴滿共同推進玉米免耕技術的中科院沈陽生態(tài)所研究員張旭東表示,試驗田的土壤含水量增加20%-40%,而耕層0-20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了12.91%,每平方米蚯蚓的數量達到60多條,是常規(guī)壟作的近十倍。蚯蚓數量是土壤生態(tài)恢復的“指標”,“蚯蚓對于疏松板結的土壤作用巨大,玉米的根系可以扎到1米多深,可以獲取更加豐富的養(yǎng)分,所以產量更高、品質更好”。
2014年12月,在王貴滿和張旭東等共同倡議下,由中國農業(yè)大學牽頭的“黑土區(qū)免耕農作技術創(chuàng)新與應用聯盟”成立。目前,適合東北旱作區(qū)的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生產從農機具配套、耕種方法等已經成熟。
老觀念不好破:種地“老把式”不愿試
眼見為實!引導農民接受免耕生產的**佳途徑就是示范
盧偉第一批采用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生產,盡管兩年多來增產增效有目共睹,但還是有種地“老把式”對免耕嗤之以鼻。“村里60歲以上的都不接受,外村還有人說盧偉不是正經種地人,瞧那地里埋汰的。”盧偉略顯無奈,祖祖輩輩的觀念就是經常“收拾”地才能多打糧。
從精耕細作到免耕生產,對農民來說無異于一次革命,而變革往往是缺點被放大、優(yōu)點被質疑。梨樹縣孫家洼子村村民王風波種18畝玉米,他兩年前就聽鄉(xiāng)親們在探討免耕生產,“大伙說秸稈滿地都是,春天地溫低,直接種肯定出苗不好,影響收成。”盡管免耕生產增產增收,但他還是不想冒險。
對免耕生產傾注10年心血的王貴滿對推廣這種耕作方式還是保持著嚴謹態(tài)度,“對平原、坡地很適用,越旱的地方效果越明顯,但對澇洼地和降水較多的地塊要慎重,免耕生產因為不打壟而不利于排澇。”梨樹縣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生產的面積已經從2014年推廣時的10萬畝擴大到今年的30萬畝,“明年可能再擴大5倍,如果全縣一半的玉米種植面積采用免耕,一年農民就節(jié)約成本上億元。”
眼見為實!引導農民接受免耕生產的**佳途徑就是示范。盧偉的免耕地塊連續(xù)兩年成為觀摩點,共接待了來自全省各地6000多名種糧大戶、農民,“我朋友圈里看到越來越的農民采用免耕播種,他們就像種子,輻射更多農民。”今年,吉林省各地在春播期間組織秸稈覆蓋免耕播種技術現場作業(yè)培訓,更多農民漸漸從半信半疑到認可。
為推動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生產,吉林省從2014年投入1000萬元對采用這項技術的農民進行補貼。今年,吉林省拿出8300萬元,在34個縣示范推廣,對玉米秸稈覆蓋免耕生產和秸稈高留茬免耕生產的每公頃補貼375元。
2016年6月,國家出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,或許能“刺激”這一更重技術的推廣。
- 暫無評論